“当时选择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时,就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准备。”5月23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血液采集室里,来自石家庄市城管委考评办数字城管长安大队的监督员白双霞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配型
亿万分之一的“缘分”
5月23日8时许,白双霞在爱人和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血液采集室,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即将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白双霞难以抑制心中的紧张和激动。“两臂尽量不要动,有不舒服的随时告诉我。”准备就绪后,医护人员开始采集,鲜红的血液从白双霞的臂弯处流出,经过外周血采集机后,造血干细胞被收集到血袋中。“需要救助的患者是江苏省的一名21岁男孩,我和他的配型完全吻合,是亿万分的配型概率。”躺在病床上的白双霞面露微笑,在她心中,她和男孩在冥冥之中被联系到了一起,她会尽自己所能帮男孩共渡生命难关。
40岁的白双霞是市城管委考评办数字城管长安大队的监督员。日常工作中,白双霞就格外的认真细致。无论刮风下雨,白双霞都会在大街小巷寻觅有损市容市貌的问题。“无论是井盖还是小广告都在我们的监督范围,我们经常自嘲自己有一双‘挑刺儿’的双眼。”白双霞说,就因为他们“挑刺儿”,大街小巷中常常被忽略的小事儿才能得到解决。
支持
夫妻俩都是志愿者
说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白双霞说她也是受到了爱人的影响。白双霞的爱人白永霞很早就开始献血,甚至比白双霞更早加入中华骨髓库。2008年,白双霞在爱人的带动下,也开始坚持每年献血。2010年参加献血时,白双霞填写了一份《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时并不是随意填写的登记表,而是填写的一份责任。”白双霞说,2016年3月2日,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电话通知她,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听到这个消息,白双霞没和家人商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
等下班回家,白双霞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爱人。白永霞坦言,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惊。“我首先考虑的是妻子的身体,如果是我捐献,一定义无反顾。”白永霞说,短暂的考虑后,他决定支持妻子的决定。原本持反对态度的儿子白浩冬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也成为了妈妈的坚强后盾。“最难做工作的就是我妈妈,总担心会影响我的身体。”白双霞说,老人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情况,他们一家三口就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看到女儿的坚持和决心,老人也开始默默地支持,为她打气加油。
点赞
被同事称为“最美城管员”
“决定捐献后我没什么顾虑,就是有点压力,怕自己感冒生病到时不能保持最佳状态,给受捐献者造成不良影响。”白双霞说,接到通知后,她开始加强锻炼,从饮食、睡眠甚至添加衣物上都格外注意。5月23日12时45分许,近5个小时的采集终于结束,白双霞如释重负。“一切都很顺利,希望这些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男孩的生命。”白双霞说。
石家庄市城管委考评办数字城管长安大队队长黄勋涛说,白双霞一直隐瞒着参与捐献的事情。直至5月15日,单位接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函,才得知白双霞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白双霞工作认真,又富有爱心,同事们都称她‘最美城管员’。”黄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