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15年等待完成“英雄梦” 邯郸一退伍军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们一家人都为我通过几个小时的采集就能救人感到开心,她们比我还激动!”来自邯郸的捐献者沈先生笑着说道。6月29日,沈先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561例、河北第528例、邯郸市第1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相信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个英雄梦,所以我一直怀揣着颗帮助别人的爱心。2004年,达到献血的年龄后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至今大概有七八次。”2006年,沈先生献血时了解到加入中华骨髓库有机会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多留取了几毫升的血样,填表入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15年过去了,现已成为一名动车组随车机械师的沈先生已经渐渐淡忘了此事,今年3月份,一通电话唤醒了沈先生的记忆。“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和你初配成功,是否同意继续捐献?”从电话里得知自己与一名有缘人配型成功,有一种中大奖的感觉,当下他便回复:“我同意捐献。”回家后,沈先生与自己的母亲和爱人说明情况后,得到了家里人的大力支持。“知道我能救人,她们比我还兴奋。我心里一直相信她们都会同意的,我们这一家都是心软心善的人,遇到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我们一定伸手贡献自己的力量。”沈先生说。第一次体检时,沈先生的个别指标偏高,为了能够使捐献顺利进行,在医生的指导下沈先生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还在调整期间自费进行了两次检查,确认各项指标都合格后松了一口气,并在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通过了复检,等待采集计划的到来。沈先生说:“不能因为我身体的原因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我也不愿意失去这次机会,既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就时刻做好了捐献的准备,为了顺利采集,我一定会努力将我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在注射动员剂期间,沈先生的身体出现了正常的疼痛反应。“我告诉自己,我曾是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对与救人一命相比,这点付出微不足道。”沈先生辗转难眠的时候,想到远方等待救治的患者,充满了力量。

    采集当天,沈先生的母亲、爱人和年仅三岁的女儿都在身边,“爸爸你真棒!”沈先生的女儿送上了爱的鼓励。“结婚这么多年,我今年才知道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没想到我的爱人更伟大,直接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的生命。我们以后也会教育女儿,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善良的人。”沈先生的爱人房女士说道。同时,沈先生的母亲陪同儿子完成捐献后,决定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也献出一份志愿者力量。

    经过几个小时的采集,沈先生的“生命种子”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虽然你我素不相识,但因为缘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祝愿远方的你早日恢复健康,快乐成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捐献完成后,沈先生也向患者送去了自己的祝福。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