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救助远方一名素不相识的一名血液病患者,石家庄市的志愿者杨敏于今年5月18日和5月19日分两次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共采集造血干细胞462毫升,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通过这次成功的捐献,杨敏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5241例,河北省第670例,石家庄市第189例捐献者。
杨敏,今年38岁,是一名工程师。从上大学开始,她每年坚持无偿献血。2016年11月,杨敏正式加入中华骨髓库。“一次献完血,现场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我觉得很有意义。”杨敏回忆道,她希望未来有机会靠一己之力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4月初,杨敏接到了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电话里她毫不犹豫同意了捐献。5月13日,在丈夫的陪同下杨敏来到省二院报到,开始打动员剂。在捐献过程中,杨敏的母亲和丈夫都在现场进行陪护,5月18日顺利采集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由于受助者病情特殊,为了后续更快地恢复,杨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次采集。最终,杨敏再次为受助者捐献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捐献结束后,杨敏收到了患者亲笔写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您好,我是受捐者,今年36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觉得您就像我非血缘的姐姐(妹妹),是您让不幸的我变为幸运的我!因为您的善举,孩子们有了妈妈、父母有了孩子、丈夫不再失去妻子!感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祝您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