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定州“0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接力


5月30日,河北大学大三学生高依林成功捐献39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7655例、河北省第766例、定州市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高依林今年22岁,因妈妈是定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从小她就跟着妈妈去参加扶贫助老、走访慰问、应急救护宣讲等活动,耳濡目染之下,爱的种子便早已深知她的心底。

2023年2月,正值寒假,高依林跟着妈妈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宣讲活动,只要留一个血样,就可以给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于是她毅然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3月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高依林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您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请问您愿意捐献吗?”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高依林激动不已,立刻答应了。在等待的两个月里,高依林加强锻炼、调整饮食和作息,并顺利通过了各项捐献前体检。不久后,她与患者的高分辨检测结果出来了,匹配成功。得知此事,他的父母都表示支持。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5天,捐赠者需要每天打两剂动员针,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在这期间,高依林每天早上7点打完针后,就立马回学校上课,晚上7点还要返回医院打第二针,尽管在注射后她感到腰疼和疲惫,但她一直咬牙坚持,从没想过放弃。

5月30日上午9点,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里,高依林平静的躺在床上,鲜红的血液从她的右臂采集出来,顺着输液管缓缓地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待分离出造血干细胞之后,血液再顺着另外一侧的输液管,从左臂输入体内。为了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速,高依林的双手始终抓握着压力球。一松一握之间,红色的压力球仿佛有了“心跳”,让生命的新生有了具象的表达。

当天,高依林还收到了一份“惊喜”---受捐者手写的感谢信,“看完信感觉心里很温暖,希望他(患者)能够早点好起来,继续把爱传递下去。”高依林说。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