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8点24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采集室里,一场生命接力正在进行。来自渤海新区黄骅市的贾启春成功捐献了283毫升造血干细胞后,成为沧州市第5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贾启春今年30岁,在沧州市一家企业从事销售服务工作。工作之余,他喜欢跑步、打拳、看书。2018年,贾启春在一次无偿献血时留下血样,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髓”缘的种子便悄然种下。
去年的一天,正在工作的贾启春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并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只是感觉这是一件挽救生命的好事,没有其它想法。”贾启春没有丝毫犹豫,表示愿意捐献。但考虑到父母的接受程度,他还是认真地和父母进行沟通,并寻找相关科普资料给父母看。确认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本身没有伤害后,最终父母支持他进行捐献。
今年五月份,贾启春按照流程进行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结果完全符合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条件。等待采集的同时,贾启春继续坚持锻炼,清淡饮食,希望给受捐者送去健康的生命种子。
6月12日,在沧州市和黄骅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石家庄,贾启春来到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开始为采集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注射动员剂。随着动员剂的注入,他觉得自己离捐献又近了一步。17日上午,贾启春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胳膊上插着造血干细胞采集管,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嗡嗡”地运转,历经5个小时的采集,贾启春首次成功捐献283毫升造血干细胞。当天,贾启春还收到一封来自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信中提到,“在我们那么无助,身边是无边无尽黑暗的时候,您就像一道光,让我们看到孩子生的希望,谢谢您,好心人!”得知受捐者是一名11岁的孩子时,贾启春内心很复杂,“毕竟是一个11岁的小姑娘,还没有享受过大好的年华,能帮助她心里很激动。”看着自己的鲜血在血细胞分离机中循环转动,贾启春说:“希望她早日康复,好好学习,好好孝敬父母。”
“能帮助到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贾启春也表示,以后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
沧州红十字会自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04年1月完成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8843人份,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