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捐献者从初配成功到采集,基本都是三四个月的时间吧,知道自己要帮助的这位患者情况这么紧急,其实从心里来讲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可能是他唯一生还的希望!”
来自邯郸市馆陶县卫生院的80后医生古朝阳于3月14日上午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是中华骨髓库第8126例,河北分库第390例,邯郸市第10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髓缘降临 一场与死神较量的赛跑上演
2019年3月6日上午9:45,刚刚查完房的古朝阳在回诊室的路上接到了一通陌生号码的来电,从电话里得知之前与自己初配成功的血液病患者因为病情紧急已经入仓接受清髓治疗,而首选志愿捐献者因为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计划进行采集,这就意味着从自己答应捐献的这一刻起,距离采集日期仅有七天时间,而中间还要进行高分实验、体检,时间非常紧迫!古医生得知性命攸关,立即坚定地回复:“我愿意!”随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与古医生进行沟通,确认其家人支持他的捐献决定,他本人愿意无条件配合总库进行捐献加急流程。
由于情况特殊且时间紧迫,不仅对志愿捐献者是一次考验,对各单位协作配合也是一次挑战。省红十字会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联系邯郸市红十字会并沟通部署采集事宜,一场与死神较量的赛跑上演。
崇德向善 大爱义举获家人与领导全力支持
“我和朝阳都是医生,他在通知我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就知道我一定会支持他的决定。”古朝阳的妻子在采访时说道。古朝阳与妻子坐在一起,笑着说:“很感谢全家都这么支持我,我跟父母讲这件事的时候,母亲说她昨天刚刚看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报道,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母亲在报道中了解到了捐献流程,对我这件事情就没什么担心了。”
除了家人的理解,古朝阳的义举还得到了院领导的全力支持。由于业务能力突出,古朝阳是当地卫生院第一名主治医师,在2012年和2016年被评为馆陶县卫生系列先进工作者。当他向院长汇报需要领导批假时,正在县城开会的院长立即赶回卫生院,安排其他人员与古朝阳进行工作交接,表示全力配合捐献事宜。
“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时间就是生命!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马上流入患者的血管,为患者早日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充满希望的明天。愿世间再也没有病痛和折磨!”
——捐献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