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唐山市退伍军人祁之国捐献了17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挽救了一位“80后”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从上午8点零5分到11点30分,祁之国静静地躺在捐献床上,面带微笑,他说:“这一天已经等了9年,今天我终于圆梦了。”
充满希望的等待
祁之国今年46岁,1991年从部队退伍,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已无偿献血8次。
2006年6月2日,祁之国在一次献血时听工作人员讲起造血干细胞知识,得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患者最好的方法,毫不犹豫地采集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从那天起,我天天盼着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 祁之国说。
今年1月,他终于接到了唐山市红十字会的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配成功,并询问他是否同意进行高分辨检测。“那还用问!救人要紧,我配合一切检测!”祁之国难掩激动,正在哈尔滨出差的他连夜赶回唐山,立即与唐山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做了进一步检测。
3月,中华骨髓库再次传来佳音,经高分辨检测,祁之国的HLA与患者高配成功。祁之国非常高兴,从那时起,他更加重视体育锻炼,表示:“我一定要在最好的状态下把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患者。”
梦想变为现实
祁之国原本早已定好7月去重庆洽谈业务,但为了不影响捐献,他主动取消了重庆之行,他说:“救命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7月21日上午8时,祁之国走进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了17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下午,这些“生命种子”被空运至上海,为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祁之国表示,今后要做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员,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捐献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让生命垂危的白血病患者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