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7:30分,志愿者刘通海前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科,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会给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今年38岁的刘通海来自河北省馆陶县交通运输局,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路,始自2007年一次造血干细胞自愿捐献大型宣传活动,那时候,当得知可以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癌症等危重病患者的生命,他坚决地报了名,自此,成为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捐献造血干细胞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 今年2月份,他突然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电话,终于实现了等待5年之久的心愿。从志愿者成为一名光荣的捐献者,刘通海的内心很激动。他说,从成为一名志愿者那天起,他就有了心理准备,从4月10日来到石家庄,已连续打了三天的造血干细胞动员针。 刘通海告诉记者:“白血病患者能与我配型成功很难得,能捐造血干细胞我很幸运,救人一命我很开心!” 据了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全球最大的华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全球华人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检索HLA相匹配的志愿捐献者,协调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工作,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分库。 记者从河北省红十字会获悉,刘通海是河北省第79例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链接—— 2003年8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成立,在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领导亲自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和“河北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授牌。HLA组织配型试验室建在河北省血液中心。移植目的 人们发现如果将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就可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以及一些恶性实体肿瘤等疾病的目的。因此,“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众多血液病、肿瘤等患者生存的希望。资料库功能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是代表中国唯一国家级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用于移植治疗的工作体系,由设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规范全国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工作,包括志愿捐献者的组织、征集、登记、HLA分型、开展为患者搜寻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移植治疗服务等。捐献者年龄和健康标准 年龄在18至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至55岁,因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时间,登记年龄以不超过45岁为宜。凡在此范围内,身体健康,血液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试验均为阴性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