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河北保定18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倡导成立捐髓QQ群

生命折翼 我会用热血重新托起” 

保定市18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都很健康,还为倡导捐髓成立了QQ群 

  -2005年7月14日,崔彩云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图片)

  -2007年8月8日,耿志明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打出“胜利”的手势。

  本报记者 汪洋         

  身体状况:

  与捐髓前一样健康

  2007年8月,时年36岁的耿志明为一名韩国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并因此而成为我省首例为国外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本报曾详细报道)。如今已时隔3年多,现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工作的耿志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捐髓三年多来,不管是剧烈运动还是干力气活儿,都感觉不到任何异常,身体状况与捐髓前没有什么差别。“我身体素质一直不错,捐髓一周后进行体检时,各项血液指标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崔彩云是保定市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05年,她为一名患者成功捐髓。如今5年多过去了,崔彩云也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回想当年采集干细胞时的细节,她记忆犹新。崔彩云说,捐髓后,她的身体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感受不到任何不良影响。她还表示,捐髓前,自己偏瘦弱,经常闹感冒等小毛病,可捐髓之后,由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很注意锻炼身体,不但体重增长了,身体也强壮多了,连感冒咳嗽等小病也很少得。 

  采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均表示,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保定市红十字会的追踪体检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身说法:

  成立QQ群倡导捐髓

  因为有过捐髓的亲身经历,并且通过自身感受证明了这种经历对身体并无危害,很多捐髓志愿者现身说法,成为倡导他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员。

  “当年我在接受干细胞采集前,内心也曾有过顾虑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对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原理、过程缺乏直观和详细的了解。人对未知事物有恐惧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但我相信,医疗部门不会为了救一条生命,而让另外一条生命受到伤害,因此也就释然了。”耿志明说,“很多学生知道我曾经捐髓,常向我问起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是不是非常痛苦。我就用亲身经历给他们解释,不少人打消顾虑后也加入了志愿捐献者行列。”有一位保定的志愿者在捐髓前有些犹豫,担心将来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耿志明得知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这位志愿者彻底放下心来,顺利实现了捐髓。

  此外,相当一部分志愿者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的阻力。“母亲当时非常反对我去捐髓,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我做了好长时间的工作她才终于同意了。”崔彩云说。目前,捐髓志愿者们在网上建立了QQ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倡议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

  甘当无名:

  永远不要问我是谁

  去年12月29日,在保定市红十字会的组织下,18位捐髓志愿者首度聚到一起。他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接受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患者,如今身体恢复得到底咋样了。

  据保定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出于多种因素考虑,按照国际惯例,捐髓者和受捐者之间,互相都不会留下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虽然两地的红十字会掌握这些信息,但一般都不会提供给双方。因此虽然捐髓者曾救人一命,但对方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他们都一无所知。此外,与无偿献血达到一定量后,献血者本人可以终身免费用血相比,捐髓志愿者却不会因为自己的捐献行为而获得任何特殊待遇。从这种意义上说,捐髓者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也许因为我们血管里流着一样的血,时常就忍不住牵挂起她来,想象她可能的样子,也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崔彩云说,在她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段时间后,曾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是受捐者的家人,通过私下方式获得了她的电话。对方告诉崔彩云,植入她造血干细胞的女孩叫红霞,移植手术很成功,并向她诚挚道谢。“你看,我俩的名字都这么有缘分。”崔彩云说,双方之间的联系也就仅限于这一次通电话,此后她们一直遵守着相关规定,没有再联系过。

  用热血救人一命,却不会获得任何回馈,甚至对方连捐献者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样做值得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耿志明淡定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做这件事值还是不值,难道还有什么比救活一条生命更值吗?在别人生命需要的时候捐献出自己的干细胞,我只是在履行曾经对生命的许诺:当生命不幸折翼,我会用热血将他重新托起。这个‘他’可能就是你,也可能是任何一个人。这样看来,利他不也是利己么?”

  从2003年启动捐髓志愿者血样采集至今,保定市捐髓志愿者已达14000多人,且其中18人已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在这18人中,就包括保定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大学生崔彩云以及我省首例为国外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耿志明。数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捐髓志愿者的身体还好吗?回首无私而勇敢的捐献行为时,他们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春节来临之际,记者再次走近了这个英雄群体。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