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河北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沧州人

宋鸿雁:捐髓救人无怨无悔

      “能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感到万分荣幸和光荣。其实我就献出了一点爱心,却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我觉得这事很值!”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宋鸿雁穿着朴素,更朴素的是他的话语。

      据悉,47岁的宋鸿雁是河北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踊跃报名成为捐髓志愿者

      宋鸿雁在驻京某部服役期间,妻子的一个好朋友突然被查出了白血病。当朋友一家人几近绝望的时候,妹妹的捐髓竟把姐姐从死神的手中拽了回来。

      “捐髓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并且对捐髓者的身体也没有什么损害。”宋鸿雁说,看到那位病人渐渐康复起来,当时自己感到十分惊奇,就向做医生的妻子详细咨询了有关捐髓的知识。从那时开始,宋鸿雁就决心成为一名志愿者。但是,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骨髓库。

      2003年的一天,退伍后在沧州大化集团工作的宋鸿雁在《沧州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河北省要建立中华骨髓库的分库,正在我市招募志愿者。当天,宋鸿雁就和一名同事商量着一起去报名,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决定。不久,宋鸿雁在南湖广场接受了血样抽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戒酒、跑步,做好捐髓准备

      去年10月份,正在单位上班的宋鸿雁,忽然接到了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你的血样和辽宁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你是否愿意捐髓?“行,没问题!”宋鸿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家人和单位领导都非常支持宋鸿雁。

      一个月后,宋鸿雁的血样和那名患者进行了细配型,结果是完全吻合。捐髓的日子初步定在了元旦。从那一天起,宋鸿雁就开始做捐髓的准备工作,他不仅戒掉了酒,而且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减肥5公斤,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保持了健康良好的状态。

      可是,时间已经迈过了元旦,宋鸿雁却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宋鸿雁可坐不住了,他跑到市红十字会打听情况,唯恐捐髓的事儿“泡了汤”。后来才明白,辽宁的那位小伙子病情不稳定,即使捐髓手术成功了,也不一定能够康复。

      等,只有焦急的等待。今年的春节,宋鸿雁就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捱过来的。

      爱心点燃生命之火

      今年的4月2日,宋鸿雁终于盼到了实现捐髓诺言的机会。他在妻子和市红十字会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河北省第四医院。躺在手术台上的宋鸿雁神情坦然,“没有别的,设身处地为病人想想,我一定会选择为病人负责。”宋鸿雁平静地说。

      由于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数量和患者的体重、年龄有关,所以这次的采集分为两次进行。4月6日上午,医院顺利进行了第一次采集手术,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液56毫升,术后宋鸿雁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下午,这些造血干细胞悬液被送到天津血液研究所,输入那名21岁小伙子的体内。4月7日,宋鸿雁又接受了第二次采集手术。前后两次手术,共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液112毫升。 

      7月份,宋鸿雁了解到捐髓手术非常成功,那位接受捐髓的小伙子已经康复出院。宋鸿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由衷地笑了。他说:“后来听说那名小伙子是名在校大学生,只比我的儿子小一岁,我心里更觉得这次捐髓意义不一般。”(葛秋端)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