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邢台造血干细胞捐献启事引来上百热心人

39份血样存入“生命银行”

  本报记者 李博 通讯员 孙三军

  一份招募启事,引来上百颗热血的心。

  填写捐献登记表,捋起袖子留下10毫升的血样……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当天,在市红十字会举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血样采集现场,经过工作人员的严格检验,仅2个小时,就有39人采集了血样,加入到“生命银行”,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由于报名者较多,未来得及在现场采集血样的其余60多名报名者,将在今后几天时间里陆续进行血样采集。

  -爸爸成为“捐髓”志愿者

  7岁儿子竖起大拇指

  看着爸爸的血被一点点的抽出,儿子眉头紧皱。

  “疼吗?”儿子问爸爸。

  “一点儿也不疼。”爸爸笑了笑对儿子说。回应了爸爸一个笑容,儿子为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血样采集现场,一对父子引起记者的注意。爸爸李海军告诉记者,他本来是带着孩子出来玩的,路过这儿看见人很多才过来看看,得知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血液采集现场,他立即拿起志愿者捐献同意书填了起来。

  “我希望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长大了也做对社会有益的人。”李海军说。

  -为捐造血干细胞

  他们从沙河专程赶来

  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设备刚刚准备好,王洪海和同事梁付元便挤了进来,拿着志愿者捐献同意书,他们认真地填写起来。

  “我们是从沙河来的。”王洪海告诉记者,他和梁付元都是沙河柴关乡的,他们几个同事说好了一起来现场采集血样的。他和梁付元先赶来了,其他的同事会陆续赶来。

  -“献血状元”女儿

  也成了捐献志愿者

  上午9时许,采集现场,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她就是“献血状元”张瑞娟。

  张瑞娟第一次献血是在1995年。截至目前,她已经献血3万多毫升。她和丈夫不但年年献血,他们还早早就加入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

  “这次女儿也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张瑞娟说,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她也知道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很强,捐赠出这10克造血干细胞,对于成年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有意义的事,应该做。

  张瑞娟的女儿李扬说:“现在,我和爸爸、妈妈都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我还要发动我的同学、朋友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仅2个小时

  39份血样存入“生命银行”

  当天,共有39份血液样本存入“生命银行”,39名市民也在当天正式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荣普告诉记者,从4月下旬市红十字会发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启事后,共有上百名市民报名欲加入志愿者行列。当天,仅2个小时,现场就采集了39份血液样本。其余未能在现场及时采集血样的60多名市民,今后将陆续进行采集。

他说,目前,本市有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已达4000余人,已有2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只要是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随时都能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有意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的市民,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到市区各采血车进行登记并采集血样即可。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