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红)记者昨日从中华骨髓库河北省分库获悉,今年是河北造血干细胞库成立5周年,5年来,我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和成功捐献者人数增长迅速,入库血样资料5年内超过5万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已达27人。依据目前配型情况,预计今年仍会有十几人成功“捐髓”。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和全国各地“捐髓”志愿者和成功捐献者迅速增多,再加上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大篇幅报道,引起政府对此项事业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国家已把该项目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并用彩票公益金补给检测费用。 中华骨髓库河北省分库主任王燕京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今年中华骨髓库河北省分库将不再大规模发动志愿者采集血样,准备到年底新增志愿者六七千人;按目前配型情况看,预计今年仍会有十几人成功捐献。 王燕京说,今年是河北造血干细胞库成立5周年,但我省首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采集血样的时间却在2002年。当时“双癌”少校隋继国单车走全国,三进河北大学进行宣传,燕赵都市报与河北大学等全省五所高校共同发起“用爱心点燃生命之光”大型“捐髓”活动,活动期间,500多名大学生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协议书上签名,200名学子留取了血样,这对我省造血干细胞库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王主任介绍,应"捐髓"志愿者的强烈要求,省红十字会申请成立河北造血干细胞分库,并于2003年获得批复。卓达集团捐资10万元,使河北省分库寄存在省血液中心的首批志愿者血样得到成功检测。 2003年,省血液中心主动请缨,欲承担志愿者的HLA分型,并为此先期投入60余万元改建实验室,后投入200余万元购进PCR、凝胶成像、核酸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同年8月省红十字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省造血干细胞库成立,向社会公布造血干细胞捐献热线,志愿者捐献踊跃,2003年底我省有1271人成为"捐髓"志愿者。 随后,我省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周伟2004年成功捐献,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我省"捐髓"志愿者人数迅速增加,我省造血干细胞库库容量也因此获得突破性进展,到当年年底库容量已超过1万份。 相关链接 我省"捐髓"志愿者中的"第一" 第一例非亲缘配型成功捐献者 周伟 2003年4月 唐山学生 第一例给境外(韩国_患者捐献者 耿志明 2007年8月 保定职工 第一位女性捐献者 崔彩云 2005年7月 河北大学学生 第一位医务人员捐献者 王锡慧 2005年2月 邯郸职工 石家庄第一例捐献者 李欣欣 2006年12月 石家庄学生 相关新闻 今年我省首位志愿者成功"捐髓" 28岁的公司职员为苏州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讯(记者刘红)2月22日11时,省四院血液科血液分离机停止工作,我省鼠年首位志愿者李强"捐髓"成功。下午16时,李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载着他的美好愿望,随河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飞赴苏州,并于18时输入到一名白血病患者体内。 据介绍,李强今年28岁,在香港中实策划河北分公司就职。他告诉记者,2006年6月1日他到省博物馆无偿献血点第二次献血时,血站人员向他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他决定成为"捐髓"志愿者,并于6月6日成功留取血样。 2007年7月,他在太原出差时,接到石家庄市红十字会电话,称他与苏州一位白血病患者HLA初步配型成功。 2008年1月10日,他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高分辨检测。20日进行了全身体检,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2月21日和22日正式采集了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