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爱心
郭成永和自己的爱人
郭成永成为我省第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9月21日,我省第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郭成永成功捐献。
郭成永,37岁,男,是衡水某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郭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上学期间在石家庄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成了中华骨髓库一名光荣的志愿者。7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到了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他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郭成永感到非常高兴,尽管事隔7年,时间如此之长,但这个电话不但让他想到当年自己的捐献,还想到了捐献要救助的生命。
作为一名医生,郭成永非常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这就是生的希望!他自己没有犹豫就开始了自己的捐献准备。开始戒酒、运动,以减轻自己稍微发福的身体,尽管微胖的身体并不会影响到捐献质量,但为了确保捐献万无一失,为了更好地救助患者,他还是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了自我调整。
郭成永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和他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在工作中他们相识,相爱,最终走到一起。同样,在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后,成永的爱人坚定地支持他的行为。她和成永一样,不但有良好的医疗技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郭成永所在单位的领导也非常支持他的捐献行为,尽管他夫妻二人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但院领导还是让别的医生代为值班并为二人来石捐献开了欢送会。成永捐完后,跟院领导汇报了成功捐献的消息,院领导也非常高兴,并幽默地说“替我报个名,我也捐”。
郭成永目前正在读硕士学位,这使他成为我省学历最高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衡水市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此,衡水电视台的记者专门还采访了他。
采访后,他希望记者能够多宣传他的捐献,让更多的人了解为什么要捐献干细胞。他说,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很陌生,正是因为这种陌生才导致大家的恐惧。其实没什么恐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不是抽骨髓,而是分离外周血里干细胞。对捐者来说,一点点的不舒服,可是却能够救一个人的命。
捐献完毕的郭成永,精神头儿非常好,他拿着自己刚刚捐献的干细胞让记者为他拍照留念,爱人靠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