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1时20分,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衡水小伙靳文峰成功捐献130毫升造血干细胞(俗称骨髓),将用于挽救一名8岁白血病小患者。
靳文峰,出生于1981年,是衡水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司机。几年前,衡水市中心血站组织征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靳文峰便告诉妻子王洁琳他想加入“捐髓”队伍。没想到,妻子不仅支持他的想法,而且自己也决定加入其中。于是小夫妻俩同时填写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和《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留下了用于血液检测和HLA分型的血样,同时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自己本身就是血站的工作人员,自己如果都不捐献的话,还怎么呼吁别人捐献!”靳文峰的话朴实却令人感动。
2011年8月份,靳文峰接到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低分辨配型成功,如果同意捐献的话,还需要进行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当时特别激动,对方是个孩子。我也有孩子,我能体会孩子生病后,父母有多么着急。”靳文峰第一时间同意捐献,王洁琳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为了保证造血干细胞的质量,捐献者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戒烟戒酒。“医生要求我戒烟酒的时候,正好赶上过年,本来朋友聚会就多,抽烟、喝酒在所难免,但是我把原因跟朋友一说,他们就都不勉强我了。”靳文峰笑着说,这是他这么多年来过的第一个“环保春节”,既无烟也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