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河北省第10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顾德钦

          顾德钦:1981925出生,河北沧州人,200811月采血样,201245到石,201241011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采集捐献一次,13日出院。救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位白血病人,全国第2723例,河北累计第110例。

    一套密闭管路连接着左右臂,鲜红的血液在管路中循环着,随着细胞分离机的运转,造血干细胞渐渐被分离出来。昨日上午,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顾德钦静静地躺在床上,目睹着“捐髓”的整个过程,随和、爱笑的她感动着在场的人。“我还真记不清什么时候报的名了,只记得是去年11月底接到沧州市红会的电话说初配成功了。”顾德钦说,救死扶伤是她的职责,“我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良心。顾德钦说,身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ICU)的护士,她每天接触到的都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人。“我亲眼目睹过无数病人,他们虽然有极强的求生欲望,却最终无力回天。虽然这位白血病患者我没见过,但我不能折断这根救命稻草。”

    女儿要“捐髓”,顾德钦的父母有些不放心,全程陪同。“我们只是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人,之前对‘捐髓’不了解,女儿平时的工作又累,唯恐捐献会影响女儿的身体健康。”顾德钦的母亲郭朝霞说,看到女儿打完第四针动员剂(一种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的药物)腰胀得睡不着觉,她也几乎一夜未眠。“刚才听说患者是一个小伙子,今年才20岁,他的人生路还很长啊。”昨日上午,郭朝霞感慨地说,能改变对方一生,她觉得女儿的举动很伟大。

    几天前,顾德钦所在的沧州市中心医院领导专程送她来石家庄;20天前,医院领导刚送了顾德钦的一名同事来石“捐髓”。“我是我们医院第三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顾德钦有些自豪,来石之前,她还特意打电话向“前辈”取经。

    河北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陈日新介绍说,20081月,顾德钦的同事侯明明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上个月,同事刘亮也成功“捐髓”。昨日,顾德钦再次“捐髓”,成为河北省第110例捐献者。“一个单位出现三位‘捐髓’英雄,在全省仅此一家。”陈日新说,不同民族之间,非亲缘配型成功的概率为几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同一民族的概率为几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随着报名者增多、库容量增加,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都能配型成功。而沧州市中心医院组织过大型宣传、报名活动,这也加大了配型成功的概率。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