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英雄”陈晓松:只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他叫陈晓松,是大唐国际唐山热电厂的一名职工。3月6日,在石家庄市国际和平医院血液采集室,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他勇敢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河北省今年第6位“捐髓英雄”,也是河北省累计第14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央视一纪录片坚定“捐髓”信念
今年33岁的陈晓松,谈及此次捐髓的“红娘”竟是央视的一个纪录片。他告诉记者,2005年的一天,他在中央电视台无意中看到一个有关白血病的纪录片,讲述的是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与一名军官配型成功,该军官“捐髓”挽救小女孩生命的故事。“当时看到这一幕,我被深深感动了。”陈晓松说,那时他才知道“捐髓”是挽救白血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内心开始萌发了“捐髓”救人的想法。
陈晓松说,起初,他四处打听哪里能报名,可是由于当时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解甚少,同时当地献血点没有留血样条件,他多方联系一直无果。直到2006年,他通过朋友了解到唐山市血站可以报名,他才如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促成了今天的“缘分”。
“捐髓”救人只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我想通过捐髓救人这种方式,向社会传递一种正能量,呼吁更多加入进来。”
陈晓松告诉记者,他是2012年8月29日接到唐山市红十字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别提多激动了,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就像彩票中奖一样高兴。”陈晓松说,在等待“捐髓”期间,他也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还当过义工,遇到献爱心的事,只要他有时间都会去做。
陈晓松说,他已经了解到,唐山市红十字会今年将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他回去后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他要把“献爱心”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只要能为社会奉献一点爱心,他都会觉得很快乐。
采集过程中
陈晓松和陈日新主任合影
采集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