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来自保定徐水县医院的董宝臣在妻子的陪同下,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些生命的种子将为上海长征医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至此,他将成为2013年第12例,河北累计第14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36岁的董宝臣是徐水县医院的一名药剂师,2012年5月10日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时隔不到8个月,2013年1月8日,正在药房工作的他接到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如果你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你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人的生命?”“什么?真的吗?有人给我配型成功?我愿意、我愿意,”当时他没有丝毫犹疑就坚定的答应了。后来他开玩笑告诉我们:“接到这个电话通知,有种中奖的感觉,我本身就是为病人服务的,我知道捐献干细胞的意义,我理解那位需要造血干细胞的人处在病魔中的痛苦,能够配型成功是我的一种庆幸,去捐献是我的一份责任”。
下班回家他迫不及待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和父母。妻子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但父母担心的问道:“捐献骨髓会不会很痛?对你身体会不会有没有伤害?”董宝臣从网上查找了大量捐献资料,把了解到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详细地给父母进行了讲解,父母的担心最终消失了。
有了家人的支持,董宝臣“捐髓”救人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为了给受捐助提供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平时爱吃肉的他在接到高分辨检测通知后,就彻底戒了,一日三餐他也开始刻意注意清淡。
5月31日,董宝臣开始注射动员剂,虽然有些反应,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但是他说“没关系,受这点苦比起患者的生命来说算的了什么,我能坚持”。6月4日上午8时,董宝臣轻松地躺在和平医院二楼采集室里,从他身体内采集的血液经过旁边的造血干细胞分离机,被分离出来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机器上挂着的血浆袋中。11时30分,董宝臣分离机停止转动,共采集18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