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楼的血液科见到了李建军。背心、短裤、运动鞋,黝黑的脸庞,健壮的身体,开朗的性格……眼前的李建军让人很难相信,他已经是49岁的人。“献血是我经常参加的公益活动,至今7次献血总量达3000多毫升。”采集间隙,李建军告诉记者,2011年8月17日,他在一次献血中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说起这个,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在旁边陪同、性格同样开朗的妻子告诉记者,当时他已经47周岁了,而工作人员告诉他说,需要年龄在45周岁以下,“你超龄了,不能捐献”。“倔强”的他愣是说服了工作人员,成功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经常运动、锻炼,身体素质特别好。再说了,如果不是那次坚持,这样的好事,估计我这辈子都赶不上了。”话语间的自豪感让人敬佩。
工作中的李建军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被邯郸市分行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李建军说,自己没有什么别的能耐,但“别白白糟蹋人民的小米,做点儿有益的事”是他人生理念,也是他捐献干细胞的主要动因,“我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向社会传递些许的正能量”。
今年6月底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后,偶尔喜欢喝点小酒的李建军从此滴酒未沾,“这是救命呢,得对人家负责”,李建军很认真地说。同时,这几天的亲身经历,让他感觉到捐献干细胞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可怕。注射动员剂和完成采集之后他并没有觉得身体受到什么影响。他希望,全社会有爱的人们,都加入到拯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队伍中来,伸出您的手,献出咱的爱,给更多白血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