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矿山救护队工会主席、技术员马杰在唐山市红十字会和开滦集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始了他的爱心捐献之旅。经过一系列的采血化验、注射动员剂等准备工作,马杰于4月9日、10日分两次捐献了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名18岁的花季少年送上了生命的火种,成为唐山市第12例、河北省第190例、全国第4093例捐献者。
几天来,马杰在爱人杨金霞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每天接受注射两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和一次采血化验,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为了保证顺利完成采集工作,他和爱人从不敢走出医院大门,唯恐出现什么闪失。为了保证血液健康合格,自从知道配型成功那天起,马杰已经两个多月不敢吃油腻的食物,生怕影响捐献干细胞质量。注射动员剂后,他的身体出现了腰酸背痛等反应,由于事先学习了许多捐献常识,身边还有郭鹏程同志这个活生生的榜样,又有医生护士的答疑解惑,特别是来自邯郸的志愿者、同样在和平医院刚刚捐献成功的姜超同志很热心地为他介绍“经验”,使马杰更加信心满满地克服困难,一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等待捐献这一天的到来。
终于等到9日这一天,马杰早早起床,六点一刻就来到了病房,注射动员剂、验血,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7点50分,采集机开始了运转,殷红的鲜血从马杰的血管中源源流入采集机,干细胞析出分离后的血液又从另一只手臂回输到他的体内,生命的火种就这样聚集着、聚集着……马杰平静地躺在床上,看着采集袋里慢慢增多的干细胞悬液,心中默默祝福患者移植手术成功,早日康复!由于受捐患者的体重比较大,10日上午,马杰欣然接受了第二次采集,采集室里,几位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向他送上了衷心的祝福。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来自邢台的一位农民志愿者冀大哥,特意赶到病房,向马杰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天道酬勤”等小礼物,表达了对马杰的敬佩之情。
这份沉甸甸的爱心生命火种即将移植到那位素不相识的患者体内,为他播撒下生的希望,延续一位少年的美好人生,延续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的美好未来。马杰的捐献行为既是一个普通人生命价值的升华,更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据悉,自从2004年唐山市开展招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以来,已有7000多人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其中,1500多人来自开滦集团,占全市的21%。唐山市已成功捐献12例,其中4例来自开滦集团,开滦集团红十字会被唐山市红十字会命名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突出贡献奖”。希望年龄在18-45周岁的健康市民,积极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给更多白血病患者生的希望,也为美丽唐山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捐献结束后
展示生命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