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遵化农户一家3人捐献眼角膜

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张剑英 通讯员艳蕊 秋荣
今年47岁的何玉芹,是遵化市建明镇炸糕村人。她的丈夫杨志海、弟弟何金国都是普通农民。1218,他们3人在何玉芹的倡议下,纷纷向唐山市红十字会提出了身后捐献眼角膜的申请。
■一家3人申请捐献眼角膜
何玉芹说,她的生活很坎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十几岁时还有过被拐骗的经历,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回到自己的家。2年前,她的母亲出了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又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将奄奄一息的母亲送到医院。
一直以来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想找机会回报社会。前些天,电视上关于卓琳同志身后捐献眼角膜的报道深深感染了何玉芹,她立即想到自己也可以捐献眼角膜回报社会。
之后,她把想法告诉了家人,纯朴善良的丈夫向来也没听说过捐献眼角膜的事情,心里有些害怕。于是,何玉芹找到了唐山市红十字会热线电话,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她介绍了捐献眼角膜的程序和相关事宜,使她打消了顾虑,坚定了捐献眼角膜的信心和决心。
她又动员丈夫和弟弟也申请捐献,丈夫欣然同意。弟弟何金国也患有小儿麻痹症,靠拄双拐走路。听到姐姐的提议后,他动情地说:“我也是一个残疾人,理解盲人的痛苦。为使盲人重见光明,我愿意捐献眼角膜”。
当他们征求女儿是否同意他们捐献眼角膜的意见时,懂事的女儿说:“我支持你们”。1218早晨7点,唐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到遵化,将《唐山市志愿无偿捐献眼角膜申请书》交给了这3个爱心人。
■目前眼角膜供者极度缺乏
红十字会业务部部长蔡艳蕊说:“捐献眼角膜,传递的不仅是光明,更是爱,是一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有关数字显示,中国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有300多万人,每年还在不断增多,而每年进行移植手术的却只有3000人,仅占千分之一,原因就是眼角膜供者极度缺乏。
唐山市在20078月建立了“唐山市红十字眼库”,截至目前,已有214人递交了身后《志愿捐献眼角膜申请书》,其中3人已完成捐献。
唐山市红十字会呼吁广大市民加入到身后志愿捐献眼角膜的队伍,将爱与光明传递给更多的人。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