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北戴河小两口签下捐遗志愿书

本报讯(燕赵都市记者 李淑丽)两年前的情人节双双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的一对年轻夫妇,昨日上午又一同到秦市红十字会签下了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了秦市最年轻的一对遗体器官捐献者。在孟昭龙和秋菊夫妻俩签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后欣慰的相视而笑中,记者不仅看到了这对夫妇志同道合的恩爱,更感受到了他们的无私大爱。

  今年30岁的孟昭龙在北戴河一家旅行社工作,妻子秋菊34岁,今年刚在北戴河开办了一家宾馆。2007年的情人节,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夫妻俩来到秦市红十字会签下了无偿捐献眼角膜志愿书(本报当时曾有报道)。据了解,每年的情人节,恩爱的他们都会以参加公益活动的形式度过,比如助贫、助学、献血等。孟昭龙说,捐眼角膜的时候本来想连同遗体、器官的捐献志愿一起完成,但由于当时秦市还没有遗体、器官接收站只得作罢。

  今年年初,夫妻俩又想起了这个未实现的心愿,于是经与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最终确定了6月9日来签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两人的行为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秋菊在朋友眼里更是成了一名“职业劝捐人”,一些朋友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也加入到了志愿捐献的行列。说起捐献的初衷,孟昭龙笑着对记者说,其实他们的想法很单纯,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就应该早点完成心愿,不要等到生命无法挽回时再考虑,那样就晚了。“我知道现在捐献的人少,但需要的人很多,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付出让生命延续,帮他人打开一扇生命或是光明之门,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秋菊用八个字来概括:“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据秦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秦市志愿在身后捐献遗体、器官、眼角膜者,目前累计59人,共有6对夫妻共同捐献眼角膜或是遗体、器官,孟昭龙、秋菊夫妻俩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对,也是为数不多的遗体、器官、眼角膜全部捐献者中的成员。

  据介绍,目前秦市市民进行器官和遗体捐献需要到市红十字会填写志愿书,然后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对于行动不便、病情较重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可预约上门办理。目前随着市民无偿捐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