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大学生急救知识公益讲座

 

“急救在身边,安全每一天”志愿公益讲座于2024年3月30日在河北北方学院成功举办。

在现代社会,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张家口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大学生分队在河北北方学院国际交流大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急救在身边,安全每一天”的急救知识公益讲座。该活动通过急救从业人员讲解,增强大学生自救互救意识,提升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讲座于2024年3月30日下午15:00正式开始,由张家口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书记李铁维与张家口市应急救援协会副秘书长张颖敏共同主讲,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防溺水知识及心肺复苏知识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在未来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勇敢地伸出援手。

活动现场,李铁维书记首先对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包括游泳技能不足、水域不熟悉、安全措施忽视等。通过播放真实的救援视频,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能感受到溺水时的紧迫和危险,从而引起大家对防溺水知识的高度重视。然后,详细讲解了预防溺水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他们强调,预防溺水的首要任务是学会自救和他救技能。例如,在水中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采取合适的漂浮方式等待救援;在救助他人时,要使用正确的拖救技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此外,专家还介绍了如何识别水域安全标志、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使用救生设备等实用信息。

紧接着,张颖敏副秘书长为我们介绍了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心肺复苏操作的关键点,包括判断患者意识、呼叫紧急救援、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步骤。张颖敏秘书长指出,虽然心肺复苏看似简单但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复苏效果。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操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无误地施救。

急救知识的普及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在危机时刻自救互救,还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急救援水平。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而大量的案例表明,如果现场有人能够及时施以有效的急救措施,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急救知识的普及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疾病的预防和初步处理同样需要一定的急救知识。例如,心脏病发作时的初步判断和处理,中暑时的降温和补水,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保护措施。

急救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模拟演练等,可以有效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同时,将急救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也是提升全民急救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急救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讲座,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急救技能,更加深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未来,类似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还将继续在各地展开,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共同构筑安全防线,守护生命安全。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