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曹宁,衡水捐献干细胞第一人;从此我省无捐献空白市

 

 

 

曹宁,27岁,自由职业者。2011年8月16日,随着护士拔下他身上的导管,这意味着他成为衡水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6年,曹宁在报纸上看到有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消息,为此他专程到衡水市红十字会报名采集了血样,从此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成为志愿者后,曹宁就盼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实现捐献的愿望,2011年,他盼望的消息终于来了:一名患者与他配型成功。
当红十字会将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诉他并征求他意见时,他二话没说,当场就同意了。曹宁的妈妈是一名医生,她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危害,因此她也非常支持孩子的捐献。曹宁的爱人只是担心他的身体,但还是坚定地支持曹宁捐献。
在到石家庄捐献准备的一周里,曹宁非常配合医生的吩咐,不吃油腻食品,不喝碳酸饮料,除每天外出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在宾馆休息,以确保自己的身体在捐献前没有任何变化。他还经常祈祷,祝愿接受他干细胞的患者能早日康复。
在提到对捐献是否有恐惧心理时,曹宁很肯定地说能救人一命一直以来是他的愿望,不但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渴望,渴望实现捐髓救人。他说,临来时,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表现出对捐献的担心,这次他如果他捐献成功,那么他将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说服和动员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中来。
由于前期的精心准备和良好的休息,曹宁在8月15,16两天顺利地在省四院完成了干细胞捐献,躺在病床上的他始终面露笑容,笑对护士和记者。
在他的枕头边,放着他的手机,手机上的挂饰是他和老婆的合影,从合影中看出来二人非常的恩爱,他们俩有一个近三岁的儿子。当记者问怎么老婆没来看你时,曹宁说,这来一趟费用够高的,而且都是患者承担,来干嘛,为人家省点钱。记者又问,那你想你的儿子吗?曹宁说:想。不过马上就捐完了,下午就可以回家看儿子了。
记者问:捐献过程,你紧张不紧张。曹宁说:我其实最紧张的是你们这些记者问我。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8月16日,11:00,曹宁顺利完成自己的捐献,他坐在床上,手里拿着自己捐献的干细胞采集袋,面对记者镜头,又一次开心地笑了。

此次捐献,使曹宁成为衡水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打破了衡水市零的捐献的空白,自此,我省11市全部有了捐献者。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