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血缘!受捐妹妹来石认下捐髓哥哥(图)




■宋永斌与姜文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记者 李青 摄
 

■5年前捐献;供患双方见面在我省捐髓者中是首次,二人相拥而泣

■按照国际惯例,移植一年内不见面;见面须得有关部门同意、安排他和她素昧平生,一个在河北石家庄,一个在江苏宜兴。

不过,2006年12月26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一纸通知书,将他们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天,他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这一天,她重拾了生命。昨天,他们终于在省会见面,相拥而泣。她说:“哥哥,谢谢你,给了我最珍贵的礼物——生命!”他说:“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妹妹!”

相见

妹妹哭了,哥哥的眼睛也湿润了

昨天10点,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

“哥哥,谢谢你!谢谢你!我的身体里流着你的血。没有你,我早就垮掉了,你就是我的亲哥哥!”当20岁的姜文翩看到宋永斌出现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小跑着来到恩人面前,哭着将其紧紧抱住。

看着妹妹哭,宋永斌的眼睛也很快湿润了。

“妹妹,你的身体还好吗?”

“好,很好!”

“吃得怎么样?”

“吃得也很好!”

“学习怎么样?累不累?”

“学习还好,不累。哥哥你就放心吧!”

“哥哥,我看到你,格外亲切。知道吗?我很想你。我的家人也很想你。”

“我也是!”

……

就这样,兄妹俩边聊边走进会议室,有说不完的话。

时光退至2006年12月28日。那一天,作为我省第十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自石家庄印钞厂的职工宋永斌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植入姜文翩体内,那年宋永斌28岁。当时,文翩只有15岁,花季年龄却被诊断为白血病。

移植手术后,经过近一年的排异反应,文翩的身体逐渐恢复。

现在,文翩身体的各项生命体征已与常人无异。20岁的她已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妈妈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哥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文翩俨然已把口中的“哥哥”宋永斌当做自己的亲人。

自五年前接受了哥哥的骨髓后,文翩的血型已从出生时的B型变成了跟宋永斌一样的O型。

“现在,我身体里流淌的是哥哥的血!”文翩说。

  诉说

“他就像我的亲哥哥”

对文翩来说,来河北看看哥哥,是她萌发已久的想法。

文翩说,其实,在她身体康复的最初阶段就想见宋永斌。但根据“一年内双方不允许见面”的国际惯例,未能如愿。“不能见,我就上网、看报纸,通过各种媒体搜寻宋永斌的相关信息。”在文翩的脑子里曾经无数次勾勒恩人的轮廓: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有哪些爱好……一切的一切,对文翩来说都是那么好奇,那么渴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翩从媒体上看到了宋永斌的照片。一刹那,文翩惊呆了:“对,就应是这个样子的,看到照片我莫名地感到亲切,他就像我的亲哥哥!”从此,文翩便将这张素不相识却又无比亲切的脸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现在,我偷偷地保存着哥哥的好多照片和信息,只要一有空,我便打开电脑看,总也看不够。”

“这个哥哥就是他!”文翩说。那么,茫茫人海中,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文翩无数次地想这个问题。三年前,在两地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文翩终于得到了恩人宋永斌的电话。从那以后,每逢过年过节,文翩总会给哥哥打电话,问长问短。“有时遇上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儿,我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哥哥。”文翩说。

“其实,我也很想见妹妹文翩,想知道她的身体情况,想知道她生活得怎样。”听着妹妹诉说,一旁的宋永斌说,毕竟,文翩是他挽救的一个生命,他想知道,想了解。

无论多困难,必须去河北,必须看哥哥,必须当面感谢哥哥!文翩当时暗下决心。

专家说法

“一年内不见面”是国际惯例

“我们既然在茫茫人海中有缘配型成功,为什么却不让我们见面?”面对这个问题,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供患双方见面所牵涉的问题很多,涉及法律、道德、社会伦理等诸多因素。

根据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见面的原则。这样是为了保护供患者双方的隐私和权益,尤其是避免对供患双方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一年后,供患双方对见面都无异议的话,必须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谨慎相见。

对话姜文翩

“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记者:今天看到哥哥心情激动吗?

姜文翩:非常激动,有好多话想对哥哥说。

记者:看到哥哥亲切吗?

姜文翩:亲切,很亲切,就跟亲哥哥一样。他是那样帅气、英俊,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幸福美满,我祝福他。

记者:最想对哥哥说什么?

姜文翩:谢谢!谢谢!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姜文翩。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获得了重生,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你的血,你就是我的亲哥哥。

记者:以后有什么打算?

姜文翩:虽然现在我还在读大学,没有收入,但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前些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绣了一幅十字绣在网上拍卖,把卖十字绣的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对话宋永斌

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记者:现在妹妹就在眼前,有什么感觉?

宋永斌:很激动!不过,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亲切,这种亲切发自肺腑,是由衷的,就像自己的亲妹妹一样。

记者:还记得当时配型成功的心情吗?

宋永斌:当然记得。当时,我很兴奋,很意外,也很荣幸。没想到这幸运的事儿会来得这么快!和我有同样感受的是家人、同学和朋友,他们都替我高兴。

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与他人分享生命。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快乐。

记者:当时,对妹妹了解多少?

宋永斌:不知道,就知道她家住江苏,年龄较小,患白血病,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记者:你在石家庄,而对方在江苏,对于这位从未谋面,跟自己没任何关系的人当时感觉远吗?

宋永斌:不远,感觉就在隔壁,特别亲切的感觉。想想在不久的将来,在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感觉就更亲了,这也属于特有“血缘”吧。

记者:如果有下一次,你还愿意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吗?

宋永斌:愿意。这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伸出胳膊就可以了。

记者:想对妹妹说什么?

宋永斌:希望妹妹一生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无忧无虑!

同时,我还有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人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需要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记者手记

分享生命

这是一个温馨感人的场面:一份特殊的血缘宛如一条红线,将一对捐髓者和受益者紧紧地连在一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自2003年成立以来,全省已有77700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已有82人成功捐献出了生命的“种子”。这并非枯燥的数字,这是诸多市民的奉献。这就是爱,让生命一次又一次重燃了希望。

  相关链接

如何才能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如果你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当地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你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你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样你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分库电话:0311-87819995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