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全退出

围场农村社区备灾项目初战告捷

由香港红十字会援助我省的农村社区备灾项目,自去年10月份启动,目前已完成项目预定目标。围场县两个项目村155户、623名受益村民从此告别了世代饮用高氟水和肩挑人抬取水的历史,30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村民的卫生保健和自救互救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前,国家总会和香港红十字会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农村社区备灾项目是省红十字会独立后引进的第一个境外合作项目,选定我省围场县的宝元昌和立新村为项目试点村,引进项目资金65.99万元。旨在通过实施项目,改善贫困地区人畜饮水条件,减轻灾害对社区的影响,逐级进行备灾救灾知识培训,强化群众的个人备灾意识、社区的整体备灾机制以及各级红十字会的项目管理能力。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考察立项、工程质量监督和村民备灾救护知识培训等环节,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在香港红十字会和国家总会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在项目所在乡、村以及项目受益村民的密切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为宝元昌村打90.2米深水井一眼;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为立新村打83米深水井和载潜流井各一眼,同时,还为两村各修建蓄水池一座,解决了155户、623名计划受益村民的饮水困难,300亩旱地变为水浇天。由省红十字会牵头,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共同组织实施了两个项目村受益村民的培训工作,分别举办了项目乡村师资和村民培训班,培训了46名乡村师资、464名村民,超额完成了项目培训任务,评估结果达到了项目培训要求。在入户考察中,人们亲眼看到清澈充足的自来水引入村民各家各户,村民的家庭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旱地变为水浇田后,预计亩产值增加2000元。宝元昌村72岁的左洪业老大爷拉着省红十字会张淑琴会长的手不放,感激之情难以表达。他说“香港红十字会出资,省红十字会立项,为我们贫困山区打井,解决了我们祖辈梦寐以求的饮水问题,我们的后代再也不会得黄斑牙、地方病了。感谢香港红十字会、感谢各级红十字会。有了水,种上了蔬菜,增加了收入。富裕后,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向香港红十字会学习,积极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 在与村民座谈中,村民对香港红十字会张惠萍主任提出的备灾救护问题,村民都能对答如流,并举出许多在日常生活中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互救。宝元昌村民付景臣的老伴因车祸造成腿骨骨折,村民运用培训时学到的外伤搬运方法,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避免了二次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得到了医生的充分肯定。
通过项目的实施,扩大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项目实施前,绝大部分村民不了解红十字会,通过项目培训,特别是打井工程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村民真正体会到了红十字会宗旨和职责,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 精神已经融入村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之中。通过项目的实施,各级红十字会学习掌握了科学的项目工作方法,学习体验了香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项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奠定了基础。根据我省项目执行能力,港方确定2005—2006年度,继续援助我会150万元,用于扩大项目受益范围,加大红十字会救助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我省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河北省红十字会 ©冀ICP备11010659号-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