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我们到达广州,代表河北省红十字会专程去看望将要作手术的刘磊。
在南方医院儿科15楼,我们隔着玻璃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刘磊。由于刘磊长时间生活在移植仓里,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要躺在床上休息,使得一向爱动的刘磊闷闷不乐,看到我们到来,好像看到久违的亲人,一时间竟然委屈的哭了。刘磊的妈妈付翠娥跟我们解释说,刘磊因
为明天就要移植了,所以前期用了大剂量的化疗,化疗后刘磊本身的免疫系统也得到了抑制,所以刘磊感觉到全身无力,不舒服,这两天情绪一直不高。
我们隔着玻璃窗用电话和刘磊通话,鼓励他要坚强起来,明天一定能够成功的。
从病房出来,我们去看了一下付翠娥租住的房间。房间就在南方医院内,一个七层高的楼,每层有五个独立的居室,专门租给南方医院看病的病人家属。付翠娥租的是一间不到20平米的屋子,看样子原来是一间房,后来被隔成了一室一厅,厨房和厕所都很小,只能容一个人呆在里面。就这样,也要800元一个月,这还是医院帮着联系的房子,比其他租户少100元。
按照付翠娥的计划,刘磊来广州住院治疗后,她一个人在病房中看护刘磊,让刘磊的爸爸出去打工,以贴补家用,但实际的情况根本不允许,大部分在采集仓中住院的儿童,都至少需要两个人来看护孩子,一个在采集仓内照顾孩子,根本不可能出来,另外一个家长要承担在采集仓外的一切事项,如作饭、交住院费、买药等。这样,两口子的计划被打乱了,经济压力较为紧张。
10号晚上,我们未能联系到前往台湾取干细胞的南方医院工作人员,于是便早早赶往医院,等候着干细胞的到来。直到晚上九点半,我们终于等来了干细胞,负责手术的医生也赶紧安排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知道今天自己要进行干细胞移植了,刘磊显得非常高兴,中午的吃饭也比平常多了。当我们再次来到玻璃窗前看望刘磊时,他冲我们作起了鬼脸,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我们在窗外向他打出“V"的手势,他也用两手向我们打出“V”字手势,表示胜利在望。
我们又通过电话与刘磊交谈起来,电话那头的他很兴奋,抑制不住喜悦地说:“等我好了,我要出去玩,我要去好多地方玩”。他还告诉他妈等明天手术好了,一定要包饺子给他吃。
23:40, 台湾同胞的干细胞开始输入刘磊体内。
11日2:40, 移植过程顺利结束。
医生对移植后的刘磊进行检查,各项指标正常,移植非常成功。